首页

风情艳主调教女奴

时间:2025-05-24 08:15:28 作者:成都进入“蛇出没”季节 被蛇咬后该怎么办? 浏览量:99506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吴琼)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出现种粮农民数量逐年减少、年龄偏大、总体素质偏低、副业化的趋势。如何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带来关于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及奖励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逐年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规模,设置奖励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种粮农户利益。在全力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核心是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种粮人口持续减少,农村老龄化程度提升,“谁来种地”的问题依然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多年来,程玉珍扎根农村。结合多年农村工作实际,她认为,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核心是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种粮者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为此,程玉珍建议,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机制。由县(区)级以上农业部门组织制定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办法,成立专门评定机构,经过系统粮食种植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对符合条件者颁发初、中、高等相关级别职业种粮农民证书。

  其中,获初级证书者应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获中级证书者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至300亩之间,机械化率达80%以上;获高级证书者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种植管理应主要靠机械化。职业农民主要收入中粮食收入占到一定比例。

  同时,建立职业种粮农民奖励制度。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职业种粮农民倾斜,加大扶持力度,由农业农村部门建立职业种粮农民档案,实行跟踪管理,根据当年种粮规模,从农资、农机购置、田间管理、粮食存储、销售进行全程服务,实行“谁种补谁、多种多补”,通过跟踪粮食销售情况,探索建立粮食生产积分奖励机制,有效提高种粮效益、种粮积极性。

  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保持现有种粮补贴的普惠性政策不变,让农民普遍得到实惠;国家在安排新增补贴时,向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倾斜。(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金庸百年诞辰:笑傲杭州“江湖”

出生于河南、成长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李倩,由于身高臂长起初被教练相中练篮球。2007年,李倩被拳击队教练哈达巴特尔选中,进入内蒙古拳击队。

联合国安理会加沙决议再遭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酒店行政总厨 徐锦辉:我们在广州博物馆里看到了百年前的粤式菜谱之后,就想把这些重新挖掘出来,让广大市民品尝到百年前粤菜的滋味。

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过去3年间中国排名从第24位跃升到第9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

刑拘!自助结账时故意漏扫部分商品二维码

访问期间,从北京到上海,从出席中意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式,到见证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梅洛尼的行程紧凑而丰富。其中,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成为外界观察这位意大利首任女总理中国之行的坐标。

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在省级层面实施网上政务服务的经验,为中国其他省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提供借鉴。”报告中这样写道。浙江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行政效率和改善用户体验,让专家们印象深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